我的“八角”爷爷 / 厉 萍
昨夜大雪,今日白茫茫一片,中午喝了临泽羊肉汤。午休时,梦见几支枯树干和一只山羊。醒来,倏忽想到我的“八角”爷爷。
母亲跟别人提起我爷爷,总是“我家的老八角……”。
八角也叫大料,是一种香料,我们这里说人是“八角”,就是说这人有棱有角不圆润,性格有点犟,或者有鲜明个性。
我爷爷弟兄三人,爷爷排行是老三,“八角”爷爷排行老二。“八角”爷爷在仪征陈集成家,婚后不久移居到我们小镇,在商店代销店工作。“八角”爷爷和奶奶一生没有子女,我的爷爷奶奶育有七个,我父亲是长子。在我周岁那年,我爷爷奶奶把我父亲过继给“八角”爷爷家。“八角”奶奶善良温顺,她与我母亲感情深厚亲如母女,为了与原来家庭的称呼有点区别,也为了温暖曾经孤独的老人,我母亲称呼她为“亲妈妈”,我称呼她为“亲奶奶”。
张晓萌摄
童年记忆中物质资源很匮乏,小镇供应物资较全的就是供销社和商店。商店性质是大集体,机制相对宽松,为了方便群众,商店在规模稍大、人口相对多的乡村设立代销店,一般来说两三个村合建一个代销店。代销店一般由两间屋组成,一间门面房加一间生活房,“八角”爷爷和“亲奶奶”基本生活在小店里。我的父母与“八角”爷爷共同生活后,就想着能与他们一起居住。后来,在“八角”爷爷的帮助和父亲的努力下,先后用了750元建了新家。新家用了部分祖地,紧挨在亲爷爷家东面。新家很体面,三间瓦房,另外还有单独的厨房和一个大院子。
住上新房子后,家里又添新丁,我有了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八角”爷爷的逸当生活被打破,他经常催促“亲奶奶”回小镇,帮助照顾我们姊妹三人的生活。许多时候“八角”爷爷一人孤守在村里的小店。我二叔结婚的那天,我的“亲奶奶”一早从粮站附近的代销店往小镇赶,当日有集市人多车多,在小镇最热闹的向阳桥下,不幸惨遭车祸,抢救无效含恨离世。那年我九岁,一家人平淡安宁的生活被悲痛和伤心彻底打破。一年后,“八角”爷爷退休离开代销店回到小镇,与我们生活在一起。
张晓萌摄
“八角”爷爷有这样的外号,是因为“八角”爷爷总按他自己意愿做事和生活,他自己认为对的、就是对的,听不下其他建议。他说事从不兜圈子、也不会拐弯,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常给人感觉话语刺耳;一件小事,由他处理也会上纲上线。虽说父亲另立门户了,因为住处相近血脉相连,我们还是生活在父亲姊妹七个的大家庭氛围里。大家庭人多、孩子们年龄相近的也多,难免有磕磕碰碰。“八角”爷爷爱干净,他的屋子总是一层不染。有一次他不在家,屋子空着,我叔叔的朋友来做客,当晚就住在“八角”爷爷的房间、睡了他的床。叔叔们粗心,第二天离开时房间一片狼藉。“八角”爷爷回家看到很是恼火,当众狠狠训斥了叔叔。叔叔不敢辩解,瞄着他远去的背影,咬牙切齿一字一顿吐出三个字:老、八、角!“八角”爷爷与我奶奶较真的另外一件事,是我亲眼所见。父亲从扬州出差归来,为弟弟买了只电子手枪,按下扳机扣,手枪会哒哒哒持续作响好几秒。弟弟得到此玩具,兴奋不已,枪声连连威风凛凛,他身边的大孩子好言好语,看看枪摸摸枪很是满足,有位堂弟见到后旋即就去抢,弟弟很机灵拿着枪就跑回家了。堂弟是奶奶亲自喂养带大的,看到堂弟哭,奶奶就跑到我家,要求弟弟把手枪给堂弟玩一下。弟弟本能躲闪不肯给,奶奶就为堂弟“做主”坚持要借。僵持中,在旁边的“八角”爷爷来火了,他护着我的弟弟,坚持不借,怼我奶奶太娇惯堂弟,见啥要啥不应该!奶奶知道“八角”爷爷犟起来了,一把抱起堂弟,气呼呼地丢下两句话:“老八角”、“真是老八角”,走了。此后,奶奶好长时间不与“八角”爷爷讲话,我们偷着乐,背后戏称这是 “手枪事件”。
旁人眼里的“八角”,在我眼里却不是。“八角”爷爷不仅可亲还是我可爱的“小伙伴”。他喜欢与西侧大院子的“大蛇”叔叔(因为属蛇,人呼大蛇)聊天,聊着聊着,就谈到曹孟德、谈到岳鹏举,我喜欢岳鹏举,缠着他讲故事,“八角”爷爷说:明天刘兰芳讲《岳飞传》时,你跟我一起听吧。于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天中午12:30,我边吃饭边跟着他一起听书,天天跟着“八角”爷爷一起为杨家将和岳家将取得战功欢心鼓舞,为他们的委屈而悲愤。妹妹与我年龄相近,漫长的节假日里,争上游、算24点等,是我们乐此不疲的娱乐项目,弟弟是我们嫌弃的“小尾巴”,我们不愿意带他玩。但“八角”爷爷视我们弟弟是块宝贝,他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他识数、认牌、认字,陪他一起玩,免去了我们被母亲责备的“后顾之忧”。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八角”爷爷经常安排我们做点小家务,每次完成任务,他总给奖励,一分二分还有过一次一毛,有个月我的积蓄达到1.8元,感觉是“巨款”,其中有厚厚的一沓一分钱,没事,我就数一遍,以此为乐,陶醉其中。
“八角”爷爷还喜欢做美食,让我们单调的生活有滋有味,增添了不少色彩,他常做的是葱油虾、手擀面、熬羊汤。每次做葱油虾时,我们都早早静候在锅边,看着他制作:先和好稀面,然后把切好的葱末、适量的盐与稀面调匀,再把洗净的新鲜湖虾,放进调好的面里,然后一只一只地下油锅炸。“八角”爷爷洗净的虾,不剪虾芒和虾须,加上裹了面粉,因而炸好后的虾体积显得特别大,炸过一次后放一边,等到食用时,再倒入锅中一起煎炸两分钟。第二次捞出油锅后,鲜香味会飘出很远很远,又香又脆的鲜虾让人垂涎欲滴。平均一两个月我们还能吃到一次手擀面。做手擀面,前一天就要准备面团,怎么准备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临近中午时,母亲忙洗青菜,堂屋的大桌边就“八角”爷爷一个人忙:将面团反复揉搓,根据他要求,我不时往桌面上撒些干粉。面团压扁后,“八角”爷爷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薄薄的圆型大面片(若海口家庭找代妈是时下,此刻我肯定拍张照片发朋友圈),我会在大面片上再撒一层干粉,防止面片粘连。“八角”爷爷把整张圆面片卷在擀面杖上后,会抬高擀面杖,然后往下一层一层叠起面片,再一刀一刀切成宽条。最后,我们会一起再抖掉手擀面上多余的干面粉。手捧着长短适中、软软的嫩嫩的宽宽的手擀面,就像捧着自己心仪的美术作品,很是欢喜。“切好了,切好了”,随着“八角”爷爷的呼声,母亲会拿着淘米蓝来取手擀面。不一会,香喷喷热腾腾的青菜手擀面就上桌了。平日里,一日三餐都是勤劳的母亲忙碌的,与爷爷一起动手做的手擀面吃起来特香。我想,我动手的乐趣可能也是一道特殊的调味剂。
童年记忆里冬至日左右,家里小院内肯定会出现一只小山羊和几根树枝。在我们水乡,鱼虾可以天天见,但小山羊并不常见。阳历逢5和逢10的日子是小镇的集市,入秋后,集市也会出现买卖牛羊的场地。爷爷买羊回家也不着急宰杀,放几根树枝让它随意啃食几天,也让我看几天、围着它转几圈。可能是女孩子共性,有几次想着小山羊将要被宰杀,我心里挺难过的,爷爷仿佛知道似的。每次都是我上学后,宰杀小山羊。与爷爷一起生活的十多年,我既没有见过小山羊的血腥,也不知道他怎么制作羊汤的,我只知道小山羊不见后的一个星期里,早上有鲜美的羊肉汤煮烧饼,中午有浓郁的红烧羊肉。因为饱了口福,那一个星期全家人都过得满足而愉快。
“八角”爷爷去世后,我们一家没有再吃过葱油虾、手擀面和羊肉汤,以至于我后来看到羊肉汤就会想到“八角”爷爷,他把对我们的疼爱融化在荒年的美食中了。今日这碗羊肉汤让我难忘、让时光倒流。我把初稿发给我一亲戚看,他曾经与我“八角”爷爷是同事。亲戚说:他叫厉九桃,虽然离世已40年,但印象深刻。他工作严谨板实,在六七个代销店工作过,从没出过一点点差错,大家都很钦佩他。
八角,外型看起来有尖尖的八个角,硬中带刺似的,但其味道香浓甜润性味温辛,不仅有温中理气治疗疾病作用,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喜欢食用者众多,几乎每个家庭必备。爷爷,看似“八角敦敦”棱角分明,但他的人生其实跟“八角”一样是香浓甜润的,他的香浓甜润体现在他的认真又较真,体现在他热爱生活、追求品质生活。透过他的“八角”外表,随着时间的流逝,往事的积淀和回味,我能感觉到,除了我,还有很多熟悉他的人想念他、赞赏他。
2020年12月30日
作者简介
厉萍,曾用名厉平,笔名陶野,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工会副主席、扬州时报副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作家协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
征稿
欢迎各艺术门类的
创作作品和研究
成果文章
扬州文艺创作研究
主 管:扬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 办:扬州市文艺创作研究会
邮 箱:yzwyczyjh@163.com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大洲助孕看到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