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草原
最大看亚欧
最美当看中国,呼伦贝尔
“蒙古包,勒勒车,马镫一踩走四方”
中国人对草原的记忆
似乎最初就是从呼伦贝尔开始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从这里出发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版图王国
贯穿整部华夏史的游牧民族
万马奔腾的宏大场面引人无限神往
“呼伦贝尔定义了真正的草原 ”
这是亿万国人从古自今刻在骨子里的心照不宣
近1.5亿亩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没有一点遮蔽物,四顾一目了然
人均拥有羊的数量,比新西兰还高
每逢夏季,均温25°C的呼伦贝尔
水草肥美、鲜花入海
一碧千里的“绿”席卷着华夏大地
老舍念念不忘的“天下第一曲水”
一路蜿蜒盘桓
油菜花在草原上席卷起明黄色的风暴
一切色彩都甘为陪衬
让绿色成为第一主角
身处这片夏日绿海
你甚至可以听到远古的浩瀚回声
那达慕大会的振奋激昂,呼麦长号的低沉神秘
马头琴的深远悠长
交织成一阵呼啸而过的风
掠过草尖,共振出独属于你与草原的物语
呼伦贝尔,世界草原风光代名词
但在真正踏入这片草原深处之前
或许所有对它的形容都还太狭隘
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呼伦贝尔西接俄罗斯,南邻蒙古国
从海拉尔一路向北
2万km2湿地、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
每当森林小火车的汽笛声一响
便有2.6万km2不输加拿大的森林童话
被新一轮到访的旅人发现
若是循声朴树动情吟唱的白桦林
在中国最后一个使鹿部落
透过最后一位百岁酋长马里亚·索饱经风霜的眼眸
依然能一探即将消逝的300年使鹿民族传奇
呼伦贝尔,因极致纯粹而美冠世界
也因博大包容,冠绝华夏大地
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哺育了旷达洒脱的草原儿女
也滋养了满洲里、室韦、恩和一个个
风格迥异,却和谐共存的俄罗斯风情乡
就让我们怀着对草原最美好的想象
践行诗人海子的叮嘱
像草原上的风马牛羊一样
倘佯在数百公里长的边境线上
自由地驰骋辽阔天地间
去感受山川岁月长,和自己真实的内心
以及博大的,呼伦贝尔
“总有一片草原,可以让我们信马由缰”
从现在起,告别高楼耸立的城市
就让我们怀着对草原最美好的想象
对不羁和自由的追寻
走进这片世界上最美的草原
遥远的,呼伦贝尔
随着视野渐渐开阔,
目光尽头被成群的牛羊和驰聘的骏马占据时,
没错,我们终于到了那个最美的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
敖包上经幡彩旗飘飘,踩上柔软的草地,
四处天苍苍、野茫茫,才有真真切切的实感。
呼仑贝尔,极致的辽阔,极致的孤独。
自从到了呼伦贝尔以后,
骑着摩托赶着羊群、
还带着三只高大壮实牧羊犬的蒙古大叔衣袖一挥,
平淡无奇的说着:
这片草原都是我们家的,
三千多亩,看不到边际,
你要走好多天,
咱们草原上随便一家牧民的牧场都在三千多亩以上......
我才惊悟,这才叫天地。
拥有 10 万平方公里草原的呼伦贝尔,
已经超出了我可以脑补的范围。
如今何在《九州海上牧云记》中说的:
“原来这世间不过也是一幅巨画,
只是我们身处画中,不知它的宏伟而已”。
它平坦的像一个男人应有的胸怀,
无法比拟的大气磅礴;
它辽阔的如一个女人应有的宽容,
无法比拟的阔达与温柔。
置身其中,天空之下,空无一物的那种极致辽阔感,
让人兴奋的想大叫,想打滚,
甚至感动的想哭,天地之下,竟有如此宽阔的天地。
在这里“一马平川”、“沃野千里”。
试想一下,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人,
该有着怎样的胸襟,
才能足够坚强地面对这种辽阔。
在草原生活是一件异常考验心性的体验,
空无一物的辽阔感,时间久了很容易产生孤独,
甚至是看不到尽头的无聊和恐惧。
可是,当体验过呼伦贝尔这份辽阔极致感时,
随韶华流转,几度梦回,
呼伦贝尔都是那个想回去的远方。
在文明的世界钳制太久,
就会异常渴望那份自由随性,
那是草原文化散发出的最诱人的魅力。
你见过马奔跑的样子吗?
真正自由的奔跑,没有缰绳,
没有马鞍,没有装铁蹄。
你追赶过上万只牛羊吗?
或是你住过蒙古包吗?
吃过烤全羊,摸过驯鹿吗... ...
草原上的天很高,云很低,星很近,
无论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还是秀美的山地草甸,
总有牛羊在绿色的汪洋里穿梭,无名的花开满原野。
如果看到成群结队,
自由移动在草原上的牛马羊群时,
以前看草原纪录片的画面,
会全变成生动立体起来,甚是有意思。
有时草原的天空会同时出现,
过去、现在、未来一眼看尽的时空观。
有时最左边的天空正呼和浩特卵子捐献在打雷,
旁边的天空乌云密布倾盆大雨,
再过来的天空是雨后天晴,彩虹横跨,
而最右边的天空却是烈日高照... ...
这是一个既奇特又诡异的体验。
在呼伦贝尔有很多这样独特的体验,
骑马驰骋草原、早上放牧、日落赶羊,
既豪气又充满诗意,很治愈。
有时,不妨试追逐一场绚丽灿烂的日落,
爬了一个草坡又一个草坡,
最终追出夸父追日的感觉。
有时,尝试在草原星空下露营的兴奋,
体验被地平线拥抱了的感觉,与整个银河相伴,
只要抬头望天就一点也孤单。
沿着呼伦贝尔的名片莫日格勒河徒步,
寻找着莫日格勒河的源头,
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好奇的犹如打开了地球的密码。
在河里游泳捕鱼像童年喜欢的那样,
穿越中俄最美公路,
尝试驻足中俄边境河——额尔古纳河,
看着远处俄罗斯村庄发呆,
是否能窥探几百年来这里都发生了什么?
呼仑贝尔除了拥有草原、河流、湿地、湖泊、
内陆口岸、中俄与中蒙边防线,
森林才是它神奇所在。
呼伦贝尔,一半是草原,一半是森林,
而大兴安岭最大的意义却并非是森林,
而是一座超级水塔。
从大兴安岭流出的河流多达上百条,
使得呼伦贝尔成为整个内蒙最为湿润的地方,
草原上的草也因此异常的肥美,
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牧场,
也是我国北部最完好的原始森林。
当莫日格勒河,从大兴安岭的西麓探出头来,
就望见了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草原,
它好像迷了路一样,在大草原上左冲右撞,
把自己弯成了一条曲折的彩带。
置身大兴安岭腹地时,
它和我们见过的原始森林都不一样,
眼前的这些白桦树,落叶松笔直高耸,
却似乎过于年轻,雅嫩,它一点也不深层,
反而有点清朗,静谧,
不拒绝阳光的森林里勃勃生机。
在大兴安岭森林中,
有一处以狩猎和放养驯鹿为主的敖鲁古雅驯鹿之乡。
鄂温克猎民在这山高密林、岭秀水清的特殊环境中
饲养着在中国其他地方早已消失的森林精灵驯鹿。
最美的景致莫过于待驯鹿归家,
看几百只鹿“沐在夕阳下”,鹿角珊瑚礁般错落,
屋前白色烟雾慢慢升腾,
背后就是是宁静和悦的森林。
风格迥异,和谐共生
呼伦贝尔由许多风格迥异的城乡组成,
海拉尔被美丽的巴尔虎草原包围,
天高云淡牛羊成群;
满洲里全是金发蓝眼的俄罗斯族人,
说着一口大碴子味儿的东北话。
森林中的牙克石,管着大半个大兴安岭,
而松嫩平原的扎兰屯,
有着北国罕见的优美田园融合了 200 多年
华俄血液的恩和最具有俄罗斯风情特色... ....
草原上的巴尔虎人、布里亚特人等蒙古族、
达斡尔族,
森林里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中俄边境的
俄罗斯族与从黑、辽、吉迁移而来的汉族,
四十多个民族一起守护着这片天地人神的土地,
他们风格迥异,但和谐共生。
海拉尔,作为呼伦贝尔的市府所在地,
我们常常把这里当作中转的交通枢纽匆匆而过。
满洲里,一座具有“东亚之窗”美誉,
比海拉尔更国际化气质的城市。
这里全是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族人,
浓浓的异国风情充斥着城市的各个角落。
而套娃广场,就是另一种童话般的体验,
这是一个最适合假装出国的城市了。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
200多年间俄罗斯人与中国闯关东者
在这里相遇并联姻,
于是构成了今天的华俄后裔族群,
俄罗斯风情是这里最大的特色。
这个春天,适合解放天性,
无拘无束,纵马驰骋,
开启一段草原沉浸式的徒步之旅。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大洲助孕看到的,谢谢!
|